
英國《金融時報》 傑克•法爾基 倫敦報道
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巴西淡水河谷(Vale)稱,鐵礦石價格至少在未來5年內將維持在每噸150美元以上。
圍繞鐵礦石市場前景的辯論已讓分析師和投資者們分成了兩派。淡水河谷首席財務官吉列爾梅•卡瓦爾康蒂(Guilherme Cavalcanti)上述樂觀預測,是這場爭論中的最新聲音。
作為煉鋼原料的鐵礦石,是必和必拓(BHP Billiton)、淡水河谷和力拓(Rio Tinto)這全球三大礦業集團盈利能力的最大保障。如果淡水河谷的預測是正確的,那麽這三家公司的股價預計將大幅上揚。
在被問及他預計鐵礦石價格將在多長時間內維持在每噸150美元上方時,卡瓦爾康蒂表示:“至少在未來5年內”。他認為,礦商將難以滿足亞洲急劇增長的鐵礦石需求。
卡瓦爾康蒂是在接受英國《金融時報》視頻採訪做出上述預測的,該預測不同於市場共識。
分析師們認為,發往中國的基準等級鐵礦石的價格將從每噸174美元的接近創紀錄水平,快速下滑至每噸100美元或更低,甚至最早明年就可降至這一水平。必和必拓、淡水河谷和力拓目前的股價就反映出了這種預期。
然而,有越來越多的鐵礦石看漲者認為,未來幾年,鐵礦石價格仍將處於高位,因為成本上漲、項目推遲及物流問題將使得礦商無法充分提高供應量。
瑞信(Credit Suisse)駐倫敦大宗商品分析師梅林達•摩爾(Melinda Moore)表示:“股市估值和潛在價格預測之間嚴重脫節。”
“我認為人們仍相信,明年或者後年供應方面將遭遇障礙。”
上周,淡水河谷將2015年的鐵礦石產量目標下調了10%,必和必拓則向上修正了計劃中的西澳大利亞大規模擴張的成本預測。
其它規模較小的礦商也面臨項目推遲乃至取消的問題,原因各式各樣,從熟練工短缺到新礦周圍基礎設施的建設成本。
中國國有金屬生產商中鋼集團(Sinosteel)上月表示,由於基礎設施開發受挫,它在澳大利亞的一個價值20億美元的鐵礦石項目將暫時停工。
“有太多的問題正在導致供應面表現不佳,”麥格理(Macquarie)大宗商品分析師科林•漢密爾頓(Colin Hamilton)表示,“將新的鐵礦石項目推向市場和以往一樣困難。”
分析師們表示,新鐵礦石項目推出乏力意味著,市場將被迫依賴於中國的小型鐵礦石生產商來滿足需求。
此外,礦業股還因市場對中國大宗商品需求降溫的擔憂而承壓。但卡瓦爾康蒂表示,淡水河谷認為對華鐵礦石銷售沒有出現放緩:“我們生產出的礦石依然賣得精光。”
譯者/何黎
